緒論

大 綱

(一)基本概念

(二)中醫學的歷史成就

(三)中醫理論體系的發展

(一) 基本概念

中醫學的定義

中醫學發祥於中國古代,建立在中國傳統文化基礎上,是研究人體生理、病理、疾病的診斷與防治,以及攝生康復的一門傳統醫學科學,以整體觀念為指導思想,以精氣學說和陰陽五行學說為哲學基礎,以臟腑經絡的生理和病理為核心,以辨證論治為診療特點的獨特的醫學理論體系,具有自身特色性的思維、研究方式。

中醫學的學科屬性

(1) 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交叉性

(2) 基礎學科與應用學科的雙重性

(3) 東方傳統文化的綜合性

(4) 科學、仁術和技藝的融合性

中醫基礎理論是甚麼

是中醫學的哲學基礎,中醫藉以認識正常人體和各種疾病,以及養生和診療疾病的原則。

中醫基礎理論的組成部分

➢以整體觀念為主導思想;

➢以精氣、陰陽、五行學說為哲學基礎和思維方法;

➢以臟腑經絡及精氣血津液為生理病理學基礎;

➢以辨證論治為診療特點。

中醫理論體系形成的基礎與方法

(1) 醫藥知識的積累

(2) 對人體生命現象和自然現象的觀察

➢直接觀察法

➢ 整體觀察法

(3) 有利的社會文化背景

(4) 古代哲學思想對醫學的滲透

(二)中醫學的歷史成就

➢中醫學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有許多偉大的醫學成就,對我們而言都是古舊的,但對於外國而言,很多都比他們更早。


➢既然在遙遠的古代,我們的祖先能夠做出領先世界的貢獻,在今天我們理應有所發明和創新。


➢距今三千年之前,中國已有醫學分科,公元前十一世紀《周禮‧天官》明確記載食醫、疾醫、瘍醫、獸醫,反映當時的醫學水平。


➢藥物麻醉方面,《列子‧湯問》記載扁鵲讓病人喝下藥酒,令人無所覺,然後施以手術;《中藏經》記載東漢華佗發明用麻沸散施剖腹術,是世界醫學史最早的藥物麻醉術紀錄。


➢公元前5世紀的秦簡記載「癘遷所」, 是世界醫學史上最早的痲瘋病隔離病院。


➢公元前475年的《五十二病方》記載103個病名,涉及內、外、婦、兒、五官等科,並記載247種藥名,藥方283個,以及用藥物和酒劑清理消毒外傷創口,說明戰國時期的醫藥水準已有很大提高。


➢公元前5世紀的《足臂十一脈灸經》記載三聯律脈搏,並認識到預後嚴重。「循脈如三人參舂,不過三日死」,是世界醫學史上對三聯律脈的最早認識。


➢公元前5世紀的《胎產書》詳細記錄胎兒在母體中的發育情況,對十月懷胎不同階段的胎兒形態,如一月「流形」到九月出現胎毛,都有生動描述。


➢公元前3世紀的《黃帝內經‧靈樞‧四時氣》記載用特製的針穿刺腹腔放腹水的內容;公元300年葛洪在《肘後備急方》更記載腹水穿刺法的技術要求。


➢公元前3世紀的漢簡《治百病方》詳細記錄化學提煉外科用藥的方法。


➢公元前167年《史記‧扁鵲倉公列傳》記載淳于意的「診籍」,是世界醫學史上最早的病史記錄。


➢公元200年張仲景在《傷寒雜病論》詳細記錄應用人工呼吸法搶救自縊之人。


➢公元443年南朝開辦醫學教育,至624年唐政府設立太醫署,完善醫學教育機構及分科制度。


➢公元5年《神農本草經》面世,是集東漢以前藥物學之大成的名著,也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一部藥物學重要典籍。


➢公元659年唐朝編寫頒行世界上第一部國家藥典《新修本草》。


➢公元752年《外臺秘要》記載糖尿病人、黃疸病人的尿檢驗法、金針撥障治療白內障。一千多年後,在1975年毛澤東的白內障就是用中醫的針撥術治療,效果良好。


➢公元1026年,宋‧王惟一發明世界最早的醫學教學模型—針灸銅人。


➢公元1057年,宋朝太醫局設立「校正醫書局」、「醫藥惠民局」 ,在世界首先創立24小時輪值制度、處方制度、藥物檢驗制度。


➢公元1331年的《永類鈐方》,記載世界上率先發明脊椎骨折的懸吊復位法和外科用的縫合曲針。


➢公元1567年,明代隆慶年間,安徽甯國府太平縣天花流行,當地的醫師發明人痘接種術,開始人類歷史上最早的人痘接種。方法是取人痘痂20至30粒,研為細末,和淨水或人乳三、五滴,調勻,用新棉攤薄片,裹所調痘苗在內,捏成棗核樣,以線拴之,塞入鼻孔內,12小時後取出。通常至七日內發熱見痘,為種痘成功。水苗法為我國古代人痘接種法中效果最好,可預防天花,即使發病,亦可減輕病情,避免產生危重的情況,經當時的政府逐漸推廣至全國,並流傳到國外。


➢1721年,英國駐土耳其公使夫人蒙塔古在君士坦丁堡學到種人痘,並將這種方法帶回英國,1796年英國人愛德華·詹納(Edward Jenner)在此基礎上發明牛痘接種法。


➢2000年世界衞生組織宣佈全世界消滅天花。

(三)中醫理論體系的發展

(1) 形成 (2) 充實 (3) 爭鳴 (4) 突破 (5) 匯通

(1) 中醫理論體系的形成

時期: 先秦、秦、漢時期

標誌:《黃帝內經》的問世

代表性著作:

《黃帝內經》

《難經》

《傷寒雜病論》

《神農本草經》

《黃帝內經》

公元前475-221年

➢現存最早中醫學專著,標誌着中醫理論體系的建立。


➢分為《素問》、《靈樞》兩部份,共162篇,系統地闡述人體的結構、生理、病理以及對疾病的診斷、治療和養生等問題。


➢食道和腸的比例1:35,現代人的比例1:37。


➢血液「流行不止,環周不休」,比英國人哈維在公元17世紀發現血液循環早一千多年。


➢鬱症的治療:《素問·六元正紀大論》曰「鬱之甚者,治之奈何」,「木鬱達之,火鬱發之,土鬱奪之,金鬱泄之,水鬱折之」。


➢《黃帝內經》整理先人積累的豐富醫療經驗,昇華為理性認識,形成系統的醫學理論,並且駕御醫療實踐,建立中醫學臨床規範,成為中國傳統科學中探討生命規律及其醫學應用的系統學問。

《難經》

公元前5世紀

➢《難經》是闡發《黃帝內經》的疑難和要旨的第一部書,後世將其列為中醫四大經典之一。


➢書名中「難」,是質難的意思,針對《內經》中深奧的中醫學理論,歸納為81個問題,進行釋疑解難。內容包括脈診、臟腑、陰陽、五行、病理、營衛、俞穴、針灸、以及三焦、命門、奇經八脈等理論疑難問題。尤其在脈診和針灸治療方面,其內容較《內經》更為詳細,在闡發中醫學基本理論方面佔有重要的地位。


➢《黃帝內經》時代的「切脈」技巧,講究「三部九候」遍診法,所謂「上、中、下」三部切脈。頭面部叫「上部」、手叫「中部」、足叫「下部」,而上中下三部又各有「天、地、人」三候。上部天用以候頭角之氣,上部地用以候口齒之氣,而上部人以候耳目之氣。中部、下部也各有天、地、人,各有它能感受到的氣,包括正氣和病氣;這樣三三得九而有「三部九候」。


➢扁鵲在《難經》一書中,把切脈技術簡單化,只要用「手太陰肺經」,也就是橈動脈上的「寸、關、尺」三部,就可以知道人的疾病所在。而在寸、關、尺等三部就各有浮、中、沉取脈法,所以在手上也有「三部九候」可用以參照。因此《史記‧扁鵲倉公列傳》曰:「今天下之言脈者,由扁鵲也。 」

《傷寒雜病論》

公元196-204年

➢東漢張仲景所著,是中國第一部理法方藥皆備、理論聯繫實際的中醫臨床著作。此書被認為是中醫學之內科學經典,奠定中醫學的基礎。


➢此書撰用《湯液經法》、《素問》、《九卷》、《八十一難》、《陰陽大論》、《胎臚藥錄》思想體系,實踐於內科辨證論治上,於外感傷寒創設「六經辨證」—太陽病、陽明病、少陽病、太陰病、少陰病、厥陰病,並列方治。於內傷雜病上,對於中風病、歷節病、消渴、黃疸、虛勞、瘀血病、胸痹病、水飲病、咳嗽、婦女雜病等皆列方處置。


➢這部被譽為「後世方書」之祖的中醫學巨著,因三國時期戰亂頻繁,而且各醫家皆視為秘本,不肯外傳,以致原書散佚不全。後世所知的《傷寒論》是經西晉太醫令王叔和蒐集整理,編纂所成。


➢張仲景(公元150-219年),東漢南陽涅陽縣人。東漢末年醫學家,著作《傷寒雜病論》,確立的辨證論治原則,是中醫臨床的基本原則,《傷寒雜病論》創造很多劑型,記載大量有效的方劑。其所確立的六經辨證的治療原則,受到歷代醫學家的推崇。

《神農本草經》

➢《神農本草經》,現存最早的藥學專著。撰人不詳,「神農」為託名。全書分三卷,載藥365種(植物藥252種,動物藥67種,礦物藥46種),分上、中、下三品,文字簡練古樸,成為中藥理論精髓。原書早佚,現行本為後世從歷代本草書中集輯。該書最早錄於《隋書‧經籍志》,載「神農本草,四卷,雷公集注」 。現存最早的輯本為明・盧複輯《神農本經》(1616),流傳較廣的是清・孫星衍輯《神農本草經》(1799)。


➢《本經》依循《內經》提出的君臣佐使的組方原則,也將藥物以宮庭中的君臣地位為例,來表明其主次關係和配伍的法則。《本經》指出寒熱溫涼四氣和酸、苦、甘、辛、鹹五味是藥物的基本藥性,寒病選熱藥;熱病選寒藥;濕病選溫燥之品;燥病須涼潤。


➢《本經》提出的「七情和合」原則,在幾千年的用藥實踐中發揮巨大作用。藥物之間,有的共同使用就能相互輔佐,發揮更大的功效;有的甚至比各自單獨使用的效果強上數倍;有的兩藥相遇則一方會減小另一方的藥性,使其難以發揮作用;有的藥可以減去另一種藥物的毒性,常在炮製毒性藥時或者在方中制約一種藥的毒性時使用。可貴的是早在兩千年前,我們的祖先通過大量的治療實踐,已經發現許多特效藥物,如麻黃可以治療哮喘,大黃可以瀉火,常山可以治療瘧疾等,這些在現代醫藥學都得到證實。

(2) 中醫理論體系的充實和系統化

時期:晉、隋、唐時期

代表性著作:

《針灸甲乙經》第一部針灸學專著·皇甫謐

《脈經》第一部脈學專著王叔和

《諸病源候論》第一部病因病機證候學專著

特點:臨床醫學專科化

《針灸甲乙經》

全名《黃帝三部鍼灸甲乙經》,是現存最早的一部針灸專書,公元256-282年晉皇甫謐編著。本書使針灸理論系統化,理論詳實,內容實用,可操作性強,為針灸學的經典文獻。後世醫家均視《甲乙經》為針灸經典,並在此基礎上繼承和發展。

《脈經》

由西晉‧王叔和撰於公元三世紀,是我國現存最早的脈學專著。本書集漢以前脈學之大成,先取《內經》、《難經》以及張仲景、華佗等有關論述分門別類,在闡明脈理的基礎上聯繫臨床實際。經宋‧林億等校訂後,卷數未變,而篇次和內容均有所更動。

《諸病源候論》

➢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專述病源和證候的書,由隋代太醫博士巢元方等人於大業六年(公元610年)奉敕所編著,是現存中國第一本病因、病理與證候學專論。


➢書中記載「疥蟲」是疥疤的病源,它藏在濕疥的膿疤中,可用針頭挑得,形似水中的蝸牛,其觀察十分細膩,也是病因學說在形態學上的一大進步。


➢書中對「絛蟲」有較詳盡的解說,其中講道:寸白蟲會一段段的增生,逐漸長大達四五尺長,這與現代醫學對絛蟲的描述十分接近,並且指出這種病的發生與食用未熟的魚和牛肉有關。


➢書中描寫「漆瘡」,這是一種發生在對漆敏感體質的人身上的米粒樣的丘疹。當接觸到漆以後,只有這類人身上才會出現,而其他人沒有,這也是最早的免疫學研究,可以說這時的病因學說,對於過敏體質已經有認識。


➢書中還對傳染病,如肺結核、天花、腳氣病等都有較詳細的記載,甚至提到婦女人工流產。文中提出刷牙是保證牙齒健康的關鍵,甚至還描寫腸吻合手術的步驟、方法、縫合以及護理等,可見當時的外科手術也比較發達。

(3) 中醫理論體系的爭鳴

時期:宋、金、元時期

代表性流派:

劉完素(河間)「寒涼學派」治病多用寒涼藥;

李杲(東垣)「脾胃學派」脾胃損傷,百病由生,養生重在顧護脾胃;

張從正(子河)「攻下學派」治病祛邪為要,多用汗吐下法;

朱震亨(丹溪)「滋陰學派」陰常不足陽常有餘,治病善用養陰。

劉完素(河間)「寒涼學派」

金代醫學家(1120年-1200年)

闡發《內經》病機十九條,認為人體致病皆為火熱,以火熱論思想指導臨床,形成以清熱瀉火爲特點的學術思想,對金元以後的醫家影響很大。因創製不少治療傷寒熱病的方劑,故後世稱他為「寒涼派」,為金元四大家之代表人物之一。其代表作有《素問玄機原病式》、《黃帝素問宣明論方》(簡稱《宣明論方》)、《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

李杲(東垣)「脾胃學派」

(1180年-1251年)

認為人體內在元氣充足,則疾病無以發生,而元氣充足與否,關鍵在於脾胃是否健旺,在所著的《脾胃論》中提出「內傷脾胃,百病由生」,見證當時中原戰亂,人民生活動盪,三餐不得溫飽,以致百病叢生。親創「補中益氣湯」、「龍膽瀉肝湯」等名方。

張從正(子河)「攻下學派」

(1156年-1228年)

金代著名醫家,世代從醫,深有醫學造詣,精於《內經》、《難經》、《傷寒論》,繼承劉完素的學術思想。興定年間為太醫,是金元四大家的「攻下派」,崇尚「汗、吐、下」三種祛邪外出的途徑。他主張「治病重在驅邪,邪去則正安」,經常運用心理治療法。著有《儒門事親》十五卷傳世。

朱震亨(丹溪)「滋陰學派」

(1281年-1358年)

提出「陽常有餘,陰常不足」論點。創立的養陰學說及其著作,大大豐富了中國醫學對病因、病機的認識及處方用藥的內容和範圍,對中國醫學發展有較大的貢獻,受到後世醫家很高評價,亦為國外醫家所重視。

(4) 中醫臨床學發展的突破

時期:明清時期(綜合匯通,深化發展時期)

代表性成就:

1、溫病理論的創立

明·吳又可《溫 疫 論》 —「戾氣说」

清·葉天士《溫 熱 論》 —「衛氣營血辨證」

吴鞠通《溫病條辨》 —「三焦辨證」

薛生白《濕熱條辨》

2、改正解剖錯誤、發展瘀血理論

清·王清任《醫林改錯》

明・吳又可

(1582年-1652年)

➢明代著名醫家,著作《溫疫論》一書,開中醫探討傳染病學研究之先河。


➢提出溫疫是由一種不可見的異氣所導致,「溫疫之為病,非風、非寒…乃天地間別有一種癘氣(戾氣)」,並指出這種戾氣「自口鼻而入」,引致傳染病的發作由口鼻而入,與現代的病菌學、病毒學說接近。


➢令人嘆服的是,他還明確指出這種戾氣在致病上的特異性,即:能使人病的戾氣,牛羊可以不病;能使牛羊病的戾氣並不引起雞鴨病;能使雞瘟的戾氣,鴨可以不病,如此卓識,已為傳染性致病微生物的發現創造了極佳的條件,而且對傳染病傳染途徑,致病微生物的特異性都作出科學的論斷,足見其洞察力的透徹和周密。


➢這種學說在細菌學沒有誕生的年代,對指導和治療熱性傳染病的臨床實踐具有重要意義,如果這種學說能夠得到繼續發展,無疑會對祖國醫學有更大的貢獻。但是,由於當時社會、思想、科學技術等水準的限制,吳又可的卓越見解沒能得到繼續發展,甚至沒有引起當時醫學界應有的重視,實為中國醫學史上的一件憾事。

溫病學說

➢病因學的創新:「疫者感天地之癘氣,在歲運有多少,在方隅有輕重,在四時有盛衰,此氣之來,無老少強弱,觸之者即病。」

➢發病學的創新:「邪自口鼻而入則其所客,內不在臟腑,外不在經絡,舍於伏膂之內。」

➢證治體系的創新:衛氣營血與三焦辨證方法。

➢創新清表熱三法、清裡熱三法、養陰三法。

清‧王清任

➢富有革新精神的解剖學家與醫學家。他認為人的臟腑結構對醫療非常重要,認為「治病不明臟腑,何異於盲人夜行」。


➢他經常在亂葬崗中和死刑場觀察人體內臟結構,於1830年著成《醫林改錯》,精闢地論證思維產生於腦而不在心。「兩耳通腦,所聽之聲歸於腦,…兩目系如線,長於腦,所見之物歸於腦,…鼻通於腦,所聞香臭歸於腦…」這些看法都與現代解剖學及生理學看法相近。


➢王清任真正的貢獻是對「活血化瘀」法的應用,創立活血化瘀方劑二十二首,如五逐瘀湯(血府逐瘀湯、膈下逐瘀湯、少腹逐瘀湯、身痛逐瘀湯、通竅活血湯)、補陽還五湯等,均為活血化瘀的名方,至今仍為臨床廣泛應用。

瘀血理論

➢王清任通過對人體的解剖和觀察,在《醫林改錯》中對氣血理論提出新的觀點,他認為氣與血皆為人體生命的源泉,但同時也是致病因素。


➢不論外感內傷,對於人體的損傷,皆傷於氣血而非臟腑,瘀血理論認為氣有虛實:實為邪實,虛為正虛;血有虧瘀,虧為失血,瘀為阻滯。


➢他認為瘀血是由於正氣虛,推動無力造成,故血瘀證皆屬虛中夾實。故而他創導「補氣活血」和「逐瘀活血」兩法則,這就是著名的活血化瘀的理論,由此而創立的「血府逐瘀湯」等傳史方劑,療效顯著。


➢王清任創立和修改古方33個,創製的藥方治療範圍十分廣泛,「補陽還五湯」就是治療冠心病、半身不遂的有效名方。

系統性強的著作

➢公元1406年,朱橚編撰《普濟方》是我國自古以來最大的一部方劑書,收方61739首,同時保存大量古代文獻。


➢公元1596年《本草綱目》面世,收載藥物1892種,附圖1000餘幅,藥方一萬餘個。它對16世紀以前中國的藥物學作全面的總結,不僅是中國藥學史上的重要里程碑,而且對世界藥物學貢獻巨大。


➢《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共520卷,約950萬言。由清政府命令簒修,陳夢雷、蔣廷錫等編纂,成書於公元1725年。該書內容極為豐富,取材廣泛,既有中國醫藥學的基礎理論,又包括中醫臨床各科疾病的證治,上采秦漢醫經及注釋,下集近代名著及文獻,堪稱醫學百科全書。


➢《六科證治準繩》或《六科準繩》,由明·王肯堂撰寫的醫學叢書,刊於1602年。全書闡述臨床各科證治為主。《證治準繩》收羅廣博,編輯嚴謹,持論平正,全書共44卷。每卷有總論,後按病證分述;每病分病機、症象、治法,並示驗案,末載方藥。本書內容豐富,論證詳明,選方精當,附圖明瞭,歌訣易記。本書以「列證最詳、論治最精」而著稱,書中「醫家五戒」、「醫家十要」為醫生制定守則,提出醫德、醫術等方面的行為準則,在中國醫德史上頗有影響。


➢公元1742年清政府命令簒修、吳謙主編的《醫宗金鑑》告竣。《醫宗金鑑》對18世紀以前歷代的重要醫學著作加以校訂、刪補,編輯,是醫學生的必讀教科書。

(5)中醫學的規範發展和中西匯通

時期:近代和現代

特色:中西匯通、結合

特點:中醫現代化的研究

清・唐宗海

16歲進學,23歲開始鑽研醫學,後來遊學江南,以醫術名揚,光緒十五年(1889年)己丑科中進士,同年五月,授禮部主事。善治血證,以《血證論》為成名作。他主張吸收西醫知識,是中西醫匯通學派的首創人物。

周禮・天官

列 子・湯問

痳瘋病人

痳瘋病人

王惟一・針灸銅人

天花

黄帝內經・素問

脉經

溫疫論

清・唐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