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病

哮喘是一種慢性支氣管疾病,病者的氣管因為發炎而腫脹,呼吸管道變得狹窄,導致呼吸困難。

防治都巿常見病

大綱

1 哮喘 — 病因學和流行病學

2 發病機制

3 臨床表現

4 分類

5 誘發因素

6 哮喘與季節變化的關係

7 哮喘誤區

8 為什麼哮喘反復發作會造成肺氣腫

9 孕婦哮喘

10 中醫治哮病

1 哮喘 — 病因學和流行病學

哮喘為常見的呼吸道疾病,被世界醫學界公認為四大頑症之一,被列為十大死亡原因之最。哮喘嚴重危害人們身心健康,減弱勞動能力,降低生活品質,且難以得到根治,易反復發作,輕者傷身,重者致人喪命。

哮喘病的發病原因錯綜複雜,但主要包括兩個方面,即哮喘病患者的體質和環境因素。患者的體質包括「遺傳素質」、免疫狀態、精神心理狀態、內分泌和健康狀況等條件,是患者易感哮喘的重要因素。環境因素包括各種變應原、刺激性氣體、病毒感染、居住的地區、居室的條件、職業因素、氣候、藥物、運動(過度通氣)、食物以及食物添加劑、飲食習慣、社會因素甚至經濟條件等,均可能是導致哮喘發生發展的更重要原因。

過敏原是誘發哮喘的一組的重要病因,過敏原主要分吸入性過敏原和食物性過敏原。吸入性過敏原主要來源於生活環境中的含有變應原的微粒物質,其致敏成份主要為蛋白質和多糖。過敏原侵入機體的途徑可以決定病變發生的器官,由於微粒可借助空氣傳播且在生活中隨時存在,因此吸入通常是引起兒童呼吸道致敏和哮喘發作的主要途徑。

吸入性過敏原的種類繁多,主要分室內過敏原和室外過敏原。室內過敏原包括室塵、塵蟎、真菌和蟑螂等,是兒童哮喘的主要原因;室外過敏原主要包括花粉和真菌,由於兒童室外活動較少,室外過敏原相對不太重要。

哮喘病的諸多因素分為致病因素(Trigger)和誘發因素(Contributor)兩大類,致病因素是指引起哮喘病首次發作的因素,是哮喘病發病的「扳機」和主要病因,無論在哮喘病的發生和發展中均起重要作用;誘發因素是指病人在已患有哮喘病的基礎上誘發隱性哮喘重新活動或哮喘急性發作的因素,是哮喘發作過程中的綜合誘發因素之一,在促使哮喘病情復發和進一步發展中起重要作用。在上述兩大類因素中,某些因素如變應原、刺激性氣體和有害氣體、職業性因素、病毒、食物和藥物等兼有雙重作用,既可導致哮喘病的發生,又在哮喘病情的發展過程中起重要作用。然而,我們應當明確所有的環境因素並非是決定哮喘病是否發生的唯一因素,哮喘病患者本身的特應性素質也是非常重要的。

哮喘患病率的地區差異性較大,各地患病率約1%至13%不等,我國近年對香港、北京、上海、廣州、西安等地抽樣調查結果,香港哮喘患病率為10.1%,內地平均為2.0%。過敏性疾病發生率也是香港(41.2%)高於北京(23.9%)或廣州(30.8%)。

2 發病機制

1 變態反應

當變應原進入具有過敏體質的機體後,通過巨噬細胞和T淋巴細胞的傳遞,可刺激機體的B淋巴細胞合成特異性免疫球蛋白 IgE,並結合於肥大細胞和嗜鹼性粒細胞表面的高親和性的IgE受體(FcεR1)。若過敏原再次進入體內,可與肥大細胞和嗜鹼性粒細胞表面的 IgE 交聯,從而促發細胞內一系列的反應,使該細胞合成並釋放多種活性介質導致平滑肌收縮、黏液分泌增加、血管通透性增高和炎症細胞浸潤等。炎症細胞在介質的作用下又可分泌多種介質,使氣道病變加重,炎症浸潤增加,產生哮喘的臨床症狀。

根據過敏原吸入後哮喘發生的時間,可分為速發型哮喘反應(IAR)、遲發型哮喘反應(LAR)和雙相型哮喘反應(OAR)。IAR幾乎在吸入過敏原的同時立即發生反應,15至30分鐘達高峰,2小時後逐漸恢復正常,屬於I型變態反應。LAR約6小時左右發病,持續時間長,可達數天。而且臨床症狀重,常呈持續性哮喘表現,肺功能損害嚴重而持久。LAR的發病機制較複雜,不僅與IgE介導的肥大細胞脫顆粒有關,主要是氣道炎症反應所致。現在認為哮喘是一種涉及多種炎症細胞相互作用、許多介質和細胞因數參與的一種慢性氣道炎症疾病。LAR主要與氣道炎症反應有關。


2 氣道炎症

氣道慢性炎症被認為是哮喘的基本的病理改變和反復發作的主要病理生理機制。不管哪一種類型的哮喘,哪一期的哮喘,都表現為以肥大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和T淋巴細胞為主的多種炎症細胞在氣道的浸潤和聚集。這些細胞相互作用可以分泌出數十種炎症介質和細胞因數。這些介質、細胞因數與炎症細胞互相作用構成複雜的網路,相互作用和影響,使氣道炎症持續存在。當機體遇到誘發因素時,這些炎症細胞能夠釋放多種炎症介質和細胞因數,引起氣道平滑肌收縮,黏液分泌增加,血漿滲出和黏膜水腫。已知多種細胞,包括肥大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嗜中性粒細胞、上皮細胞、巨噬細胞和內皮細胞都可產生炎症介質。由多種炎症細胞、炎症介質和細胞因數參與的,相互作用形成惡性循環,使氣道炎症持續存在。


3 氣道高反應性(AHR)

表現為氣道對各種刺激因數出現過強或過早的收縮反應,是哮喘患者發生發展的另一個重要因素。目前普遍認為氣道炎症是導致氣道高反應性的重要機制之一。氣道上皮損傷和上皮內神經的調控等因素亦參與了AHR的發病過程。當氣道受到變應原或其他刺激後,由於多種炎症細胞釋放炎症介質和細胞因數,神經軸索反射使副交感神經興奮性增加,神經肽的釋放等,均與AHR的發病過程有關。AHR為支氣管道哮喘患者的共同病理生理特徵,然而出現AHR者並非都是支氣管哮喘,如長期吸煙、接觸臭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等也可出現AHR。從臨床的角度來講,極輕度AHR需結合臨床表現來診斷。但中度以上的AHR幾乎可以肯定是哮喘。


4 神經機制

神經因素也認為是哮喘發病的重要環節。支氣管受複雜的植物神經支配。除膽鹼能神經、腎上腺素能神經外,還有非腎上腺素能、非膽鹼能(NANC)神經系統。支氣管哮喘與β-腎上腺素能受體功能低下和迷走神經張力亢進有關,並可能存在有α-腎上腺素能神經的反應性增加。NANC 能釋放舒張支氣管平滑肌的神經介質,如血管腸激肽(VIP)、一氧化氮(NO),以及收縮支氣管平滑肌的介質,如P物質,神經激肽等。兩者平衡失調,則可引起支氣管平滑肌收縮。

3 臨床表現

1 典型的表現

發作性伴有哮鳴音的呼氣性呼吸困難。嚴重者可被迫採取坐位或呈端坐呼吸,乾咳或咯大量白色泡沫痰,甚至出現紫紺等。哮喘症狀可在數分鐘內發作,經數小時至數天,用支氣管擴張藥或自行緩解。早期或輕症的患者多數以發作性咳嗽和胸悶為主要表現。這些表現缺乏特徵性。

哮 喘 的 發 病 特 徵 是:

(1)發作性:當遇到誘發因素時呈發作性加重。

(2)時間節律性:常在夜間及凌晨發作或加重。

(3)季節性:常在秋冬季節發作或加重。

(4)可逆性:平喘藥通常能夠緩解症狀,可有明顯的緩解期。

認識這些特徵,有利於哮喘的診斷與鑒別。


2 支氣管哮喘的分期和嚴重度分級

根據臨床表現支氣管哮喘可分為急性發作期緩解期。哮喘急性發作期是指在4周內哮喘的症狀間有發作。緩解期系指經過治療或未經治療症狀、體徵消失,肺功能恢復到急性發作前水準,並維持4周以上。

支 氣 管 哮 喘 病 情 的 評 價

哮喘患者的病情評價應分為兩個部分:

(1) 非 急 性 發 作 期 病 情 的 總 評 價:

許多哮喘患者即使就診當時沒有急性發作,但在相當長的時間內總是不同頻度和(或)不同程度地出現症狀(喘息、咳嗽、胸悶),因此需要依據就診前一段時間的發作頻率、嚴重程度、需要用藥物和肺功能情況對其病情進行總的評估。

(2) 哮 喘 急 性 發 作 時 嚴 重 程 度 的 評 價:

哮喘急性發作是指氣促、咳嗽、胸悶等症狀突然發生或加重,常有呼吸困難和喘鳴,伴有呼氣流量降低。對病情嚴重程度作出正確評估,是給予及時有效的治療的基礎。對重症哮喘的認識,是避免哮喘引起死亡的關鍵。

4 分類

1 支氣管哮喘

支氣管哮喘不僅是一種常見的慢性支氣管疾病,更是嚴重危害人們健康,降低生活品質的疾病。尤其成人支氣管哮喘多為內源性支氣管哮喘,可常年發作,多無明顯的過敏原,少數有過敏史,家族過敏史少見,多呈持續性發作。臨床表現為反復發作性伴有哮鳴音的呼氣性呼吸困難、胸悶、或咳嗽,多不能自行緩解。

2 小兒支氣管哮喘

小兒支氣管哮喘是小兒常見的呼吸道疾病,約佔小兒支氣管哮喘患者的半數左右,它的發作多為外源性,有一定的季節性(秋冬季多見)或有相應的誘發因素(多為過敏原),少數患兒親屬中有哮喘史或過敏史。臨床表現為反復發作性的並伴有哮鳴音的呼氣性呼吸困難、胸悶或咳嗽,在脫離過敏原後多能自行緩解,緩解期無任何症狀或異常體徵。一部分患者在成年後不再發作。

3 月經性哮喘

月經性哮喘可發生於月經前,也可發生於月經期。這類哮喘患者多為青年女性,有的開始於青春發育期,有的從小就有哮喘,至青春期後則主要在月經前後發作明顯。

根據臨床觀察,不少月經性哮喘的發作與精神因素有關。典型表現為每次月經來潮時,患者都會感到不安、煩躁和情緒波動,這種狀態持續1至2天,隨後而來的就是氣急、喘息、呼吸困難等哮喘發作症狀。

月經性哮喘的發作主要是雌激素分泌紊亂的結果,但精神因素構成重要誘因。僅有內分泌紊亂還不至於出現哮喘,如果內分泌紊亂加上精神因素,就不可避免地出現哮喘發作。

5 誘發因素

1 敏感原

常見的敏感原有以下幾類:

-空氣中的塵埃、塵蟎、花粉、地氈、動物毛髮、衣物纖維,甚至是尿液。

-刺激物如香煙、噴霧。

-食物如蝦、蟹,奶類食品如芝士、乳酪、牛奶。

-塵埃是一種體積細小的微生物,多數依附枕頭、床單、窗簾、地氈等地方。

塵埃會使哮喘患者的支氣管產生敏感的反應。


2 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支氣管炎和感冒都是誘發哮喘的常見因素,這些疾病多數由病毒引起,病毒損害患者的呼吸道黏膜,令患者的氣管對外來的刺激更加敏感。


3 空氣污染

空氣中有許多不同種類的污染物。根據調查顯示,哮喘在已發展社會中的病發率有不斷上升的趨勢,由於已發展國家或地區的工業及運輸發達,所以空氣質素多數較差。香港的空氣污染日趨嚴重,近日的空氣污染指數經常徘徊在甚高水準,這無疑對哮喘患者的病情有不良的影響。


4 氣候轉變

天氣轉變也是誘發哮喘病的其中一個原因,每當季節轉換的日子,例如在夏秋之間,或者由冬季進入春季,溫度和空氣中濕度的轉變會令患者的呼吸管道產生敏感的反應,誘發哮喘。


5 藥物

部份哮喘患者對某些藥物會生過敏的反應,導致呼吸管道狹窄,引發哮喘。此外,有些藥物幾乎對所有哮喘病人都有不良的影響,例如治療心臟病和高血壓的「β─阻斷劑藥物」(beta blocker)便可能會引發哮喘,甚至可能會導致死亡。


6 運動

劇烈運動有時也會誘發哮喘,由於運動時身體需要大量的氧氣,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多數會用口呼吸,由於用口吸入的空氣沒有經過呼吸管道,所以會較冷和較乾,當中亦會含有較多微粒,所以大量吸入便會容易引起哮喘。


7 精神及情緒

部份哮喘患者在情緒激動時亦可能引致病發,例如在大笑大鬧的時候,我們需要作深呼吸,這便有可能引起呼吸管道狹窄,誘發哮喘。

6 哮喘與季節變化的關係

支氣管哮喘的發病與氣候的變化有密切的關係。不同的季節,哮喘的發病率有較大的差異。哮喘症狀發作多在氣溫驟變時,如每年的四、五月份(春末)和九、十月份(秋初),氣溫變化幅度較大,哮喘的發病人數也明顯增加。

氣溫驟變對人體是一種刺激因素,可以影響神經、內分泌及免疫功能,兒童對外界氣溫突變的適應能力較差,因此更容易發病。有資料表明,當日平均氣溫在21°C左右時,哮喘最容易發作。此氣溫正值季節交替,即春末夏初和夏末秋初時。

不同類型的哮喘,易發季節也有不同。花粉吸入型哮喘好發於春秋季,感染型多發於冬季,混合型在秋冬季和夏季均可發作。

空氣濕度的變化對哮喘發病也有影響,濕度過高或過低對患兒均不利,最適宜的相對濕度為60%至70%。一方面,濕度過高可影響人體體表水分的蒸發,為促進水分的排出,人體只能通過加快呼吸頻率來代償,結果加重了氣道的阻力,容易誘發哮喘。另一方面,濕度太高能促進細菌的繁殖,有利於塵蟎的孳生,這些致病微生物侵入氣道後也易誘發哮喘。病毒或細菌的感染會使哮喘的發作變得更難以控制。相反,濕度過低時,可使呼吸道黏膜乾燥,氣道上皮細胞損傷,上皮表面的纖毛運動障礙,影響氣道的排痰排異功能,也能加重病情。

氣壓對哮喘的發作也有一定的影響。目前認為氣壓過低,對哮喘患兒不利。低氣壓可使各種過敏原如花粉、塵蟎、動物皮毛、細菌、灰塵與工業性刺激物不易向高處飄逸擴散,而易於向低處散落被吸入呼吸道。氣壓驟然降低時可使支氣管黏膜上的細小血管擴張,氣管分泌物增加,支氣管管腔變得狹窄,易發生氣管痙攣而激發哮喘。

7 哮喘誤區

1 把變態反應性氣道炎症誤認為細菌感染性炎症而濫用抗生素。

2 把咳嗽變異性哮喘當作「支氣管炎」而誤診誤治。

3 把心功能不全引起的心源性氣喘誤認為是支氣管哮喘。

4 不重視對哮喘患者和家屬的教育和心理疏導。

8 為什麼哮喘反復發作會造成肺氣腫?

支氣管哮喘發作時,由於支氣管平滑肌痙攣,黏膜水腫,分泌物增多導致支氣管形成不完全阻塞,吸氣時,吸氣肌收縮,胸廓擴大,氣體尚能進入肺泡;呼氣時,氣管閉陷,氣道阻力進一步升高,肺泡內氣體不能充分排出而使整個肺逐漸膨脹。但肺泡彈力纖維及支氣管平滑肌並無病理損害,此時如果支氣管痙攣能緩解,則肺內氣體可以排出,患者可以完全恢復,因此,支氣管哮喘是可逆性的。

如果長期反復發作,會致使:

1 支氣管及細支氣管平滑肌增殖性肥大,細支氣管形成器質性狹窄。

2 支氣管腺體增生肥大,分泌大量黏稠物質,阻塞細支氣管。

3 細支氣管壁軟骨破壞,失去正常的支架作用,吸氣時,支氣管擴張,氣體尚能進入肺泡;但呼氣時,支氣管閉陷,氣體不能排出,使肺泡內氣體聚積而膨脹。

4 長期氣體聚積,肺泡內壓升高,肺泡過度膨脹,彈性減退,終於破裂,形成肺氣腫。

5 肺功能受損出現缺氧、高碳酸血症,直接導致肺動脈痙攣,肺循環阻力增加,肺動脈高壓,使右心負荷增加而發生肥厚,最後導致右心衰竭。

注:

肺循環:

血液→腔靜脈→右心房→右心室→肺動脈→肺毛細血管→肺靜脈→左心房

9 孕婦哮喘

1 呼吸困難,出現胸悶,胸部緊迫甚至窒息感。

2 咳嗽、咯痰,先為乾咳無痰,程度不等。

3 有頭痛、頭昏、焦慮、神志模糊、嗜睡、昏迷等神經、精神症狀。若合併感染時可有發熱。發作過後多有疲乏、無力等全身症狀。

如果孕婦哮喘較長時期沒有得到控制,會引起孕婦和胎兒的嚴重併發症。孕婦會發生先兆子癇、妊娠高血壓、妊娠毒血症、劇吐、陰道出血和難產。胎兒在子宮內生長遲緩、過期產、低體重等。如果哮喘嚴重發作,會造成孕婦和胎兒嚴重缺氧,功能紊亂,導致出生的新生兒體重降低或神經系統不正常,有的甚至威脅孕婦和胎兒的生命,圍產期的死亡率也比正常分娩高出2倍。可見孕婦哮喘的嚴重性非同一般,因此孕婦哮喘必須接受治療。

10 中醫治哮病

定義

哮病是內科常見病證之一,一般認為本病發病率約佔人口的2%左右。中醫藥對本病積累了豐富的治療經驗,方法多樣,療效顯著,它不僅可以緩解發作時的症狀,而且通過扶正治療,達到祛除夙根,控制復發的目的。


《內經》

-雖無哮病之名,但有「喘鳴」、「齁」之類的記載,與本病的發作特點相似。


漢・《金匱要略》

-將本病稱為「上氣」,不僅具體描述了本病發作時的典型症狀,提出了治療方藥,而且從病理上將其歸屬於痰飲病中的「伏飲」,堪稱後世頑痰伏肺為哮病夙根的淵藪。


宋・許叔微《普濟本事方》

-「此病有苦至終身者,亦有母子相傳者」。在世界醫學史上首次指出哮喘有家族遺傳性。


元・朱丹溪

-首創哮喘病名。見於《丹溪心法・哮喘》,將哮喘從以往的「上氣」、「喘鳴」、「喘促」中分離出來,成為一個獨立的病名。


明・虞摶《醫學正傳》

-首先將哮病與喘病加以區別,指出:「哮以聲響言,喘以氣息言」。因為哮病與喘病都有呼吸急促的表現,哮必兼喘,而喘未必兼哮。喘以氣息言,以呼吸急促困難為主要特徵;哮以聲響言,以發作時喉中哮鳴有聲為主要臨床特徵。哮為一種反復發作的獨立性疾病,喘證併發於急慢性疾病過程中。

病因

關鍵:宿痰內伏

1 外邪侵襲

(1) 外感風寒,失於表散,邪遏肺氣,氣不布津,聚液成痰。

(2) 吸入花粉、煙塵等,影響肺氣的宣降,津液停聚,痰濁內蘊。

(3) 現代研究:蟑螂、貓毛、塵蟎為三大變應原。


2 飲食不當

由於個體稟賦之不同,對各類食物有一定的特異性。某種致敏物質,影響脾之運化功能,津運不行,停聚為痰,痰濁上干肺氣 。清・葉天士據此,分為「鹹哮、醋哮、糖哮、魚腥哮」。


3 體虛、遺傳、病後

(1) 稟賦不足,易受邪侵,(特別是病毒感染,增加了氣管的敏感性)如幼兒哮證,古稱:幼稚天哮,與腎氣不足有關。香港兒童哮病患者居高不下,與空氣污染嚴重,飲食太多生冷導致肺脾功能受損有關。

(2) 遺傳因素,父母雙方有哮喘史的,子女發病率為60至100%;父母一方有哮喘史的,子女發病率為30至50%;父母雙方均無哮喘史的,子女發病率為0至20%。80%兒童哮喘多在3至5歲發病。

(3) 病後體弱,氣陰受損,多與肺虛有關。


4 藥毒

某些藥物如阿司匹林三聯症(過敏、鼻塞、哮喘)引致氣血津液運化失常,氣機不利,津凝成痰,痰氣交阻成瘀,以致口唇、肢末青紫。

病機

關鍵:宿痰內伏

1 病理因素以痰為主

肺不能布散津液,脾不能運化水穀精微,腎不能蒸化水液,以致津液凝聚成痰,伏藏於肺,成為發病的潛在因素 --「夙根」。


2 病位在肺

夙痰遇感而發,痰隨氣升,氣因痰阻,痰氣摶結,阻塞氣道,引致肺氣升降失常。


3 與脾腎有密切關係

肺與脾、腎在生理上相互資生,在病理上也互為影響。脾為生痰之源,痰伏於肺,成為夙根。肺為氣之主,腎為氣之根,哮病日久,肺虛及腎。

發作期與緩解期

1 哮病分為發作期與緩解期

發作期痰阻氣閉,以邪實為主,故以呼氣困難,自覺呼出為快。

(1) 病因於寒 (素體陽虛,痰從寒化) 寒痰 → 冷哮

(2) 病因於熱 (素體陽盛,痰從熱化) 痰熱 → 熱哮

(3) 痰熱內鬱,風寒外束 → 寒包熱哮

(4) 正虛痰盛 (久病體虛,痰液上壅) 痰哮 (上實下虛)


2 發作期的基本病理變化

「伏痰」遇感引觸,痰隨氣升 → 氣因痰阻,相互搏結,壅塞氣道 → 肺管狹窄,通暢不利,肺氣宣降失常 → 引動停積之痰,而致痰鳴如吼,氣息喘促。


3 長期反復發作的病理變化

由於寒痰傷及脾腎之陽,痰熱耗灼肺腎之陰,則病情可從實轉虛,在平時表現為肺、脾、腎等臟氣虛弱之候。


4 緩解期

氣陰已傷,以正虛為主,故以氣短、乏力、自汗、易感冒為共有症狀。


圖1 哮病:病因病機示意圖

辨證論治 -- 發作期

治療原則:發時治標,平時治本。

哮病在於及早治療,病情可望有效控制。不堅持治療,導致氣管長期阻塞,直接影響到心肺功能。

發作期

1 寒哮

臨床表現:呼吸急促,喉中哮鳴有聲,胸膈滿悶如塞,咳不甚,痰少咯吐不爽,面色晦滯帶青,口不渴,或渴喜熱飲,天冷或受寒易發,形寒怕冷,舌苔白滑,脈弦緊或浮緊。

治 法:溫肺散寒 化痰平喘

主 方:射干麻黃湯

主 藥:射干、麻黃、生薑、細辛、半夏、紫菀、款冬花、五味子。


2 熱哮

臨床表現:氣粗息湧,喉中痰鳴如吼,胸高脅脹,咳嗆陣作,咳痰色黃或白,黏濁稠厚,排吐不利,煩悶不安,汗出,面赤,口苦,口渴喜飲,不惡寒,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或弦滑。

治 法:清熱宣肺 化痰定喘

主 方:定喘湯

主 藥:麻黃、黃芩、桑白皮、杏仁、半夏、款冬、蘇子、白果、甘草。


3 表寒裡熱 (寒包熱哮)

臨床表現:形寒,身熱,有汗或無汗,咳喘氣逆,胸脹煩悶,痰吐稠黏,息粗,鼻翼煽動,口渴,舌質紅,苔薄白或黃,脈浮數(滑)。

治 法:宣肺泄熱

主 方:麻杏石甘湯加味

主 藥:麻黃、杏仁、石膏、甘草;黃芩、桑白皮、瓜蔞、葶藶子。


4 正虛痰盛 -- 痰哮 (上實下虛)

臨床表現:咳喘而胸滿悶窒,甚則胸盈仰息,痰多色白,黏膩多泡沫,咯吐不利,口黏不渴,短氣喘息,稍勞即著,下肢乏力畏寒,苔厚膩色白,脈弦滑。

治 法:化痰降氣 溫腎納氣

主 方:蘇子降氣湯

主 藥:蘇子、橘皮、半夏、當歸、前胡、厚樸、乾薑、肉桂、甘草。

辨證論治 -- 緩解期

1 肺虛

臨床表現:自汗,怕風,常易感冒,每因氣候變化而誘發,發前多嚏,鼻塞流清涕,氣短聲低,或喉中常有輕度哮鳴音,咳痰清稀色白,面色白,舌質淡,苔薄白,脈細弱或虛大。

治 法:補肺固衛

主 方:玉屏風散

主 藥:黃芪、白朮、防風。


2 脾虛

臨床表現:平素食少脘痞,大便不實,或食油膩易於腹瀉,往往因飲食失當而引發,倦怠,氣短不足以息,語言無力,舌質淡,苔薄膩或白滑,脈細數。

治 法:健脾化痰

主 方:六君子湯加減

主 藥:人參、茯苓、白朮、陳皮、半夏、甘草。


3 腎虛

臨床表現:平素短氣息促,動則為甚,吸氣不利,心慌,頭暈耳鳴,腰痠腿輭,勞累後喘哮易發。或畏寒,肢冷,自汗,面色蒼白,舌質胖嫩,苔淡白,脈沉細;或顴紅,煩熱,汗出黏手,舌質紅少苔,脈細數。

治 法:補腎攝納

主 方:金匱腎氣丸或七味都氣丸

主 藥:山藥、山萸肉、熟地、丹皮、茯苓、澤瀉、五味子。

天灸療法

根據中醫「冬病夏治、夏病冬防」,「子午流注、適時開穴」的傳統理論,天灸的時間多選在每年的夏季「三伏」和冬季「三九」天,也因此被稱為「三伏灸」和「三九灸」。天灸療法源遠流長,屬於中醫傳統外治療法之一,它是以中醫經絡學說為理論依據,在天人相應的理論指導下,將藥物研成細末,用薑汁等調成糊狀,直接敷貼於穴位,通過腧穴經絡影響所屬臟腑,激發和調整機體內在的生理功能,起到治療和預防疾病的作用。

天灸不是治療疾病,而是預防疾病。按照中醫的發病理論,大家在同一個環境下,有人得病,有人不得病,關鍵在於正氣。所謂「正氣存內,邪不可干」,天灸具有調節臟腑,溫煦經絡,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的作用,從而預防疾病。

支氣管哮喘有纏綿難癒、遇冷則反覆發作的特點,中醫認為哮喘是由痰飲伏於內,多因感受外邪誘發,是一種「宿疾」,天灸療法選擇適當時間,通過藥物與經穴的作用,對於預防哮喘發作有良效。

具體方法:

將白芥子、延胡索各20g,甘遂、細辛各10g,共為末,加麝香0.6g,和勻,在夏季三伏中或冬季三九天,分三次用薑汁調敷大椎、定喘、肺俞、脾俞、腎俞、膏肓、天突、膻中、百勞等穴,按主症及病情取穴,約1至6小時去之(視年齡、皮膚堅嫩而定),每10日敷1 次。

平時可用丁香、肉桂等量研粉薑汁調,每天以黃豆大小放在臍中,以4cm見方之防敏膏布固定,每日臨睡前敷,起床取走。

圖2 天灸用藥

圖1 哮病:病因病機示意圖

圖2 天灸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