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暈

眩暈是多個系統發生病變時所引起機體對空間關係的定向或平衡感覺障礙,是一種運動幻覺。

防治都巿常見病

大綱

一 臨床分類

1 系統性眩暈 2 非系統性眩暈

二 中醫辨證論治

1 系統性眩暈

1 耳 性 眩 暈

-病變發生在內耳,前庭至前庭神經顱外段。病者感外境或自身在旋 轉,移動或搖晃,稱為旋轉性眩暈或真性眩暈,亦稱為系統性眩暈或周圍性眩暈。

圖1 耳解剖全圖

圖2 外耳道、中耳、內耳位置


2 腦 性 眩 暈

-病變發生在前庭神經顱內段(前庭神經核、神經纖維、小腦、大腦等),稱為中樞性眩暈。

圖3 前庭蝸神經及前庭器

表1 耳性眩暈和腦性眩暈的鑒別


3 頸 源 性 眩 暈

-頸椎骨就是位於整條脊骨最頂的七塊脊椎骨,直接聯絡着頭顱骨與胸椎骨。

-剛開始的頸椎病,通常局部感覺痠痛,再漸漸地演變為頸緊膊痛,影響頸部的神 經與血管,然後可能會不時出現頭暈、耳鳴,以至偏頭痛,更甚的還會令到手臂、手指感到麻痺、疼痛。

-造成頸源性眩暈的原因,因為後頸部的脊椎動脈向上進入後腦內形成基底動脈,然後再分出前下小腦動脈,最後進入內耳,供給內耳氧氣及養分。如果因頸部不當動作,就會造成這動脈路徑的狹窄、痙攣或是血液過度濃稠,而導致眩暈。

-如果頸部已經有問題了,就不宜做頸部過度前屈或後仰的動作。

圖4 頸椎

2 非系統性眩暈

-本症不具有運動幻覺,有時似覺顱內在轉動,但並無外境和自身旋轉的運動幻覺, 只有頭昏眼花及頭重腳輕感,或一過性的腦貧血所引起的短暫的不同程度的意識 障礙和昏倒。

-常由於眼源性、心源性各樣貧血和神經官能症等引起,在短時間內 可自然恢復,且不留任何症狀。


常 見 於 以 下 原 因


1 心源性暈厥

- 由於各種心律失常血管運動失調,心排血量減少,腦血流量降 低所致。


2 直立性暈厥

-由於長期卧床或下蹲過久及服某些藥物(如冬眠靈、胍乙啶等)。

- 當突然改變體位時,因調節血壓的神經反射失去正常作用,而出現急性腦供血不足所發生的短暫暈厥。


3 排尿性暈厥

- 此類暈厥多發生於男性患者,可能由於膀胱排空後,腹壓驟然 降低及睡眠時肌肉鬆馳,血管擴張等綜合因素,而引起血循環紊亂所致。


4 頸動脉竇徵群

-常由於頸動脉硬化或其周圍病變等致使頸動脉竇發生反射性過敏,可分為:

(1)迷走型發作

-心率減慢超過6次/分鐘。

(2)減壓型

-收縮壓舒張壓下降超過10毫米汞柱。

(3)腦型發作

-由於腦血管收縮,腦缺血而發生暈厥,其心率和血壓的改變均不超過上述二型的指標,此型多見於青年女性,常有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症狀。


表2 各種疾病眩暈的特徵

二 中醫辨證論治

定義

-眩暈是由風、火、痰、虛、瘀引起清竅失養而引起以頭暈、眼花為主症的一類病證。

-眩即眼花,暈是頭暈,兩者常同時並見,故統稱為「眩暈」。

-臨床上輕重不一,輕者閉目即止,重者如坐舟車,旋轉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噁心、嘔吐、 汗出等症狀。嚴重者可突然撲倒。

歷史文獻

《內 經》

-眩暈最早見於《內經》,稱為「眩冒」、「眩」。


1 外 邪 致 病

-《靈樞·大惑論》:「故邪中於項,因逢其身之虛,⋯⋯入於腦則腦轉。腦轉則引目系急,目系急則目眩以轉矣」。


2 因 虛 致 病

-《靈樞·海論》:「髓海不足,則腦轉耳鳴,脛痠眩冒」;《靈樞·衛氣篇》:「上虛則眩」。


3 與 肝 有 關

-《素問·至真要大論》:「諸風掉眩,皆屬於肝」。


漢 代・張 仲 景

-有「眩」、 「目眩」、 「頭眩」、 「身為振振搖」、 「振振欲擗地」等描述。


1 論述病因

-有邪鬱少陽,上干空竅;腸中燥屎,濁氣上沖;陽虛水泛,上犯清 陽;痰飲停積胃中,清陽不升。


2 以相應的治法方藥治療

-小柴胡湯治少陽眩暈,大承氣湯治陽明腑實之眩暈, 真武湯治少陰陽虛水泛之眩暈,苓桂術甘湯、小半夏加茯苓湯、澤瀉湯等治療痰飲眩暈。


嚴用和・《重訂嚴氏濟生方-眩暈門》

-指出「所謂眩暈者,眼花屋轉,起則眩倒是也,由此觀之,六淫外感,七情內傷,皆能導致」,第一次提出六淫、七情所傷眩說。


元代・朱丹溪

-提倡痰火致眩學說,提出「無痰不作眩」及「頭眩,痰挾氣虛並火,治痰為主,挾補氣藥及降火藥。無痰則不作眩,痰因火動」。


明代・張景岳

-特別強調因虛致眩,認為「無虛不能作眩」;「眩暈一證,虛者居其八九,而兼痰者,不過十中一二耳」。

-同時在《內經》「上虛則眩」的理論基礎上,對下虛致眩作了詳盡論述,在《景岳全書·眩暈》中云:「頭眩暈屬上虛,然不能無涉於下。蓋上虛者,陽中之陽虛也;下虛者,陰中之陽虛也。陽中之陽虛者,宜治其氣,如四君子湯之類是也。然伐下者必枯其上,滋苗者必灌其根。所以凡治上虛者,猶當以兼補氣血為最,如大補元煎、十全大補湯諸補陰補陽等劑,俱當酌宜用之。」

證候特徵

主症:頭暈目眩,感覺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轉,站立不穩以及眼花或眼前發黑,視 物模糊。

病情輕重:輕者僅眼花,頭重腳輕或搖晃浮沉感,閉目即止;重者如坐舟車,視物旋轉,甚則仆倒。

發病緩急:本病多逐漸起病,時輕時重,病程較長,不易恢復;但亦有突然起病, 起病即病勢較重。

兼症:或伴耳鳴、耳聾、少寐健忘、腰膝酸軟;或兼噁心嘔吐、面色蒼白、汗出肢冷;或兼神疲乏力、心慌氣短等症狀。

範圍

眩暈是常見臨床症狀之一,可見於西醫的多種疾病。凡耳性眩暈,如美尼爾氏病、 迷路炎、前庭神經元炎、位置性眩暈、暈動病等;腦性眩暈,如腦動脈硬化、高血壓腦病、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等顱內血管性疾病,某些顱內佔位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其他原因所致眩暈,如高血壓、低血壓、陣發性心動過速、貧血、頭部外傷後眩暈、神經官能症等,以眩暈為主要表現者,均可參考本篇辨證論治。

診斷

1 頭暈目眩,視物旋轉,輕者閉目即止,重者如坐車船,甚則撲倒。

2 可伴有噁心嘔吐,眼球震顫,耳鳴耳聾,汗出,面色蒼白等。

3 多慢性起病,逐漸加重或時輕時重,反復發作。

4 應排除顱內腫瘤、血液病等。


【鑒別診斷】

-眩暈與中風、厥證、癇證均可有突然撲倒,應加以鑒別。


表3:鑒別診斷

治療原則

1 虛者補之,分別施以益氣養血、補益肝腎、填精生髓等法;實者瀉之,施以平肝潛陽、燥濕祛痰等法。

2 本病多虛實夾雜,治療當權衡主次,隨證治之。

分型論治

一 肝 陽 上 亢

主症:眩暈耳鳴,頭痛而脹,每因煩勞惱怒而加劇。

兼症:面部潮紅,急躁易怒,失眠,多夢,口苦,便秘。

病機:素體陽盛傷及腎陰,肝失所養,或長期憂鬱惱怒化火,導致肝陽上亢,上擾清空,發為眩暈。

舌脈:舌質紅苔黃,脈細數。

治法:平肝潛陽,滋補肝腎。

主方:天麻鈎藤飲。

處方:天麻10克,鈎藤12克(後下),石決明20克(先煎),山梔12克,黃芩10 克,川牛膝12克,杜仲10 克,益母草10克,寄生10克,夜交藤10克,茯神10 克。

加減:肝火過盛加龍膽草、菊花、丹皮等;便秘者加大黃粉、芒硝;眩暈劇烈伴手足麻木、震顫,有陽動化風之勢可加珍珠母、龍骨、牡蠣。


二 氣 血 虧 虛

主症:眩暈動則加劇,勞累即發。

兼症:面色晄白,唇甲不華,神疲乏力,心悸少寐。

病機:久病不癒耗傷氣血,或脾胃虛弱氣血生化受阻,導致氣虛則清陽不展,血虛則腦失所養,發為眩暈。

舌脈:舌淡苔薄白,脈細弱。

治法:補益氣血,健運脾胃。

主方:歸脾湯。

處方:白術15克,茯神15克,黃芪15克,龍眼肉15克,酸棗仁15克,黨參10克,木香10克,甘草6克,當歸3克,遠志3克。

加減:食少便溏加茯苓、薏仁、砂仁、焦三仙;血虛甚者加熟地、阿膠、紫河車粉;中氣不足,清陽不升之眩暈宜用補中益氣湯。


三 腎 精 不 足

主症:眩暈,精神萎靡,兩目乾澀,少寐多夢,耳鳴,腰膝痠輭

兼症:

偏 陰 虛:

-五心煩熱,顴紅,咽乾;

偏 陽 虛:

-四肢不溫,形寒肢冷。

病機:先天不足,後天傷腎,腎精虧耗不能生髓,腦為髓之海,髓海不足,上下俱虛,發為眩暈。

舌脈:

偏 陰 虛:

-舌質紅,苔少,脈細數;

偏 陽 虛:

-舌質淡,脈沉細無力。

治法:

偏 陰 虛:

-補腎滋陰;

偏 陽 虛:

-補腎助陽。

主方:

偏 陰 虛:左歸丸;

偏 陽 虛:右歸丸。

處方:

偏 陰 虛:

-熟地20克,山藥12克,枸杞12克,山茱萸12克,川牛膝9克,菟絲子12 克,鹿角膠12克(烊化),龜膠12克;

偏 陽 虛:

-熟地20克,山藥12克,山茱萸9 克,枸杞12克,鹿角膠12克(烊化),菟絲子12克,杜仲12克,當歸9克,肉桂 10克,製附子6克。

加減:

偏 陰 虛:

-陰虛內熱較甚,症見五心煩熱等加知母、黃柏、丹皮、菊花、地骨皮以滋陰清熱;

偏 陽 虛:

-其中附子、肉桂辛溫而燥不宜久服,常服宜改用巴戟肉、仙靈脾等溫潤之品。


四 痰 濁 內 蘊

主症:眩暈而頭重如蒙。

兼症:胸悶噁心,食少多寐,倦怠,嘔吐痰涎。

病機:嗜酒肥甘,思慮勞倦,傷及脾胃,運化失常,水濕聚痰,清陽不升,濁陰不降,發為眩暈。

舌脈:苔白膩,脈濡滑。

治法:燥濕祛痰,健脾和胃。

主方:半夏白術天麻湯。

處方:半夏10克,天麻6克,茯苓6克,橘紅6克,白術15克,甘草4克。

加減:嘔吐頻作加代赭石、竹茹、生薑;脘悶不食加白蔻仁、砂仁;肢體沉重苔膩加藿香、佩蘭、菖蒲;痰濁中阻,鬱而化火而兼見心煩口苦,渴不飲,宜溫膽湯加黃連、黃芩。


五 瘀 血 阻 竅

主症:眩暈,頭痛。

兼症:健忘,失眠,心悸,精神不振,面唇紫暗。

病機:跌仆墜傷,腦絡瘀阻,氣血失榮,發為眩暈。

舌脈:舌有瘀點或瘀斑,脈弦澀或細澀。

治法:祛瘀生新,通竅活絡。

主方:通竅活血湯。

處方:赤芍10克,川芎10克,桃仁15克,紅花10克,老蔥10克,大棗7枚,麝香 0.1克(沖),黃酒(適量)。

加減:兼寒凝、畏寒肢冷可加附子、肉桂;兼骨蒸勞熱,肌膚甲錯加丹皮、黃柏、 知母。

轉歸預後

1 眩暈病程較長,又多為本虛標實,故常可見到虛實之間的相互轉化,在轉化過程中,又可出現虛實夾雜的證候。

2 虛證與實證本身各型之間也可相互轉化和兼夾。如氣血虧虛,不能化生腎精, 轉化為腎精不足或氣血虧虛兼腎精不足。

3 眩暈的預後,與病情輕重有關。病情輕者治療護理得當,預後多屬良好;病情重篤,經久不癒,發作時間長,發作頻繁則難以根治。

4 中年以上,肝陽上亢者,陽化風動,血隨氣逆,夾痰夾火,橫竄經隧,蒙蔽清竅,即成中風危證,預後不良。

5 少數內傷眩暈患者,可因肝血、腎精耗竭,耳目失其榮養,而發為耳聾或失明之病證。

預防與調

增強人體正氣,避免和消除能導致眩暈發病的各種內外致病因素。堅持適當的體育鍛煉,保持心情舒暢、樂觀,注意勞逸結合,避免體力和腦力的過度緊張,節制房事,飲食要定時定量,忌暴飲暴食及過食肥甘厚味,過鹹傷腎之品,要戒除煙酒,這都是預防眩暈發病與發作的重要措施。

臨床資料

劉某某,女,65歲。因頭暈目眩伴頭脹痛反復發作一年,加重一月入院。患者自訴頭暈頭脹痛,每因情緒激動後加重,煩躁易怒,失眠多夢,面紅、目赤,經常耳鳴如蟬,偶爾視物模糊,便秘尿赤,舌紅苔黃,脈弦數。血壓為200/100mmHg。

辨證分析:患者以頭暈目眩為主要表現,故應診斷為眩暈。患者年過六旬,腎氣漸衰,並且性情平素急躁,肝氣偏旺,氣鬱化火,肝陰暗耗,加之腎水不能滋養肝木,則致肝陽上亢,上至巔頂,擾及清空則發為眩暈,且頭痛而脹,肝陽升發太過,故易怒;陽擾心神故失眠多夢;肝火循經上炎則見面紅,目赤,口苦,脈弦而數;火熱灼津則便秘尿赤。情緒激動時肝火更旺,故症狀加重。舌紅苔黃為久熱之象。總之,本病病位在清竅,病性屬本虛標實,本虛為肝腎陰虛,標實為肝陽上亢。若治療不當,病情遷延,有發展至中風之可能。

診斷:眩暈(肝陽上亢,肝腎陰虛)。

治法:平肝潛陽,滋補肝腎。

方藥:天麻鈎藤飲加減。

天麻10克,鈎藤12克(後下),石決明30克(先煎),黃芩10克,川牛膝12克,夏枯草15克,鹽杜仲10克,益母草10克,寄生10克,夜交藤10克,茯神10克,地龍 10克。上方一日兩煎混勻,分兩次服。

調護:宜調情緒,保持心情舒暢,低鹽低脂飲食,注意勞逸結合。

教學參考

辨 證 治 療


1 治痰

宋氏對痰濁眩暈治以健脾化痰為主,常用澤瀉湯、半夏白術天麻湯、溫膽湯等,藥選澤瀉、白術、茯苓、陳皮、半夏等,澤瀉用量宜多,挾風、挾火隨證加減[陝西中醫 1989;(1):184]。張氏在綜述治療眩暈中指出,以健脾利濕、清上降濁治療痰飲眩暈,用澤瀉湯加味(白術、澤瀉、半夏、菊花);痰濁挾風者用半夏白術天麻湯加味以健脾祛濕,化痰熄風。並據《醫學從眾錄》云:「風生挾木勢而克土,土病則聚液而成痰,故仲景以痰飲立論,丹溪以痰火立論也」,即以溫膽湯加減治療眩暈,熱甚加黃芩,傷陰加梔子、麥冬,熱甚口渴加石膏、知母,肝氣鬱滯加柴胡、芍藥、川芎。治療陽虛生飲的美尼爾綜合症,脾陽虛用半夏白術天麻湯加味,腎陽虛以真武湯加味,痰濁中阻用小半夏加茯苓湯加味,水飲停聚用苓桂術甘湯加味。對痰濕內阻,感邪引發眩暈,用龔廷賢清暈化痰湯(茯苓、陳皮、白芷、防風、羌活、枳實、法夏、南星、川芎、細辛、酒芩、甘草)健脾化痰,升清降濁,熄風止暈,常收良效 [新醫藥學雜誌 1978;(11):42]。


2 治血

張氏認為因血虛眩暈者十之八九,多選用旱蓮草、女貞子、當歸、麥冬等養陰補血,重用黨參、黃芪益氣生血,佐黑豆、黑芝麻養血祛風,砂仁調理胃氣。用加味四物湯(當歸、生地、川芎、黃芩、蔓荊子、菊花、炙甘草)合石決明、白蒺藜、白術、半夏、枸杞治療耳原性眩暈,有養血滋陰,祛風定眩之功 [陝西中醫 1989;(1):184]。張氏用疏調血氣法治療眩暈瘀證,氣虛血瘀者用補陽還五湯加葛根、丹參益氣活血;氣滯血瘀者用血府逐瘀湯加味疏肝理氣化瘀;氣逆血阻者用百合湯合桃紅四物湯加丹參、茯神、遠志、京菖蒲、龍齒、珍珠母、磁石等調氣活血,鎮心安神;外傷血瘀者用通竅活血湯合三七、丹參、水蛭等活血通絡[中醫雜誌 1992;(9):15]。耿氏等在辨證論治的基礎上加用獨參湯及丹參注射液治療35例眩暈,結果總有效率達94.3%,明顯優於單純辨證論治的對照組(P<0.05)[安徽中醫學院學報 1990;(3):27]。


3 治肝腎

張氏認為,眩暈陰虛液虧,風陽易升,其變動在肝,其根源在腎,以平肝治其標,滋腎柔肝治其本,用天麻鈎藤飲配黑豆、黑芝麻。臨床一俟肝陽平熄,常服六味地黃丸、杞菊地黃丸,均為治本之法。腎陽不足,無力化精,髓海空虛而致眩暈,治當溫補腎陽,填精生髓,常用山藥、熟地、棗皮、茯苓、枸杞、紫河車、鹿角膠、淫羊藿、附子[陝西中醫 1989;(4):184]。



辨 病 治 療


1 高血壓病

陸氏取辨病與辨證相結合的方法治療,如陽亢型用龍膽瀉肝湯泄熱平肝,陰虛陽亢型用鎮肝熄風湯潛陽育陰,肝腎陰虛型用杞菊地黃湯滋養肝腎,陰陽兩虛型用地黃飲子滋陰助陽,陽虛型用腎氣丸溫補腎陽,酌情加用潛降熄風、活血化瘀、豁痰利氣之品。並可選用漢防己、臭梧桐、旱芹菜、野菊花、羅布麻、鈎藤、青木香、地龍、丹皮、黃芩、天麻、葛根、萊菔子、杜仲等有不同程度降壓作用的藥物。[中醫雜誌 1980;(5):11]。


2 內耳眩暈病

鮑氏從痰挾肝氣上逆立論,用旋覆代赭湯治療本病以祛痰扶正,降逆平肝。澤瀉湯及其各種加味是臨床上治療本病的常用方,方中重用澤瀉30~60克,一般2~6劑即可顯著改善臨床症狀[新醫藥學雜誌 1979;(5):54]。張氏主張本病急性發作期以熄風、化痰、泄火為先,用加味溫膽湯(竹茹、半夏、陳皮、茯苓、甘草、枳實、葛根、丹參、鈎藤、磁石),緩解期用參芪二陳湯鞏固療效。[安徽中醫學院學報 1994;(1):21]。


其 他


1 倪氏等以暈複靜(馬錢子、珍珠母、白僵蠶、九里香等)治療頸性及高血壓型眩暈95例,總有效率達91.6%。其中辨證為肝陽上亢及痰濁中阻型療效分別為94.4%及96%,氣血不足型及腎虛型療效分別為80%和84.2%。眩暈消失天數為8.1±2.87 天,眼震消失天數為6.5±3.62天[安徽中醫學院學報 1994;(1):21]。


2 陳氏等以御制平安丹(蒼術、白蔻、陳皮、沉香等)治療暈動病221例,臨床痊癒76例,顯效102例,總有效率92.8%,優於人丹組及乘暈寧組,且無乘暈寧之疲乏、口乾、嗜睡等副作用。實驗研究表明,有調節前庭—植物神經功能的作用,能改善軟腦膜迴圈,調整椎—基底動脈、前庭通路等區域微循環障礙 [中國中西醫結合雜誌 1992;(8):469]。

圖1:耳解剖

圖 2 : 外耳道、中耳、內耳位置

圖3:前庭蝸神經及前庭器

表 1:耳性眩暈和腦性眩暈的鑒別

表 2:各種疾病眩暈的特徵鋻別